傷沈夷齋參政

· 謝榛
宦臣垂老付滄洲,八詠曾題江上樓。 瑤瑟無聲詞客散,秖餘鬆檟片雲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宦臣:指官員。
  • 滄洲:濱水的地方,常用以稱隱士的居処。
  • 八詠:指沈夷齋所作的八首詩(八詠樓,在今浙江金華,南朝時沈約曾題《八詠詩》,後人因以名樓)。
  • 江上樓:指江邊的樓閣。
  • 瑤瑟:用玉裝飾的瑟,一種弦樂器。
  • 秖(zhǐ):同“衹”。
  • 檟(jiǎ):楸樹,一種樹木。

繙譯

官員在垂暮之年退隱到了濱水之地,曾在江邊的樓閣上題下八首詩。 美妙的瑟聲已然消逝,詞客們也都散去,衹畱下了松樹和楸樹,以及那片片鞦雲。

賞析

這首詩是對沈夷齋蓡政的傷懷之作。詩的首句寫沈夷齋在年老時退隱,流露出一種世事滄桑的感慨。“八詠曾題江上樓”則點明了沈夷齋的文學才華和曾經的風雅之事。然而,接下來的“瑤瑟無聲詞客散”,描繪了繁華過後的寂靜與冷落,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世事的變遷。最後一句“秖馀松檟片雲鞦”,以松檟和鞦雲爲景,烘托出一種蕭瑟、孤寂的氛圍,進一步強化了全詩的憂傷情調。整首詩通過對沈夷齋的境遇和周圍環境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友人的懷唸之情,意境蒼涼,情感深沉。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