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梨

· 藍仁
庭前梨熟鬧兒重,踏樹攀枝漸欲空。 一團削玉並刀下,數片浮冰碧椀中。 療渴已能除痼疾,嘗新何幸及衰翁。 仙人只愛如瓜棗,安得移根種海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踏樹攀枝:爬上樹去攀折樹枝。
  • 削玉:形容梨子像美玉一樣被削開。
  • 並刀:古代幷州(今山西太原一帶)以產刀著稱,這裏指鋒利的刀具。(並,bīng)
  • 浮冰:形容梨子片像浮在水中的冰塊。
  • 碧椀(wǎn):綠色的碗。
  • 痼疾(gù jí):經久難治癒的病。

翻譯

庭院前面的梨子成熟了,孩子們喧鬧着爭相採摘,爬上樹去攀折樹枝,樹上的梨子漸漸就要被採光了。 用鋒利的幷州刀把梨子像美玉一樣削開,幾片梨子放入綠色的碗中,就像漂浮着的冰塊。 吃這梨子能夠解渴,甚至可以去除久治不愈的疾病,我這衰老之人有幸能嚐到這樣的新鮮梨子。 仙人只喜愛像瓜一樣的棗子,哪裏能夠把這梨樹移到東海那邊去種植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梨子成熟時的場景以及人們品嚐梨子的感受。首聯通過「庭前梨熟」「兒重鬧」「踏樹攀枝漸欲空」,生動地展現了孩子們歡快地採摘梨子的情景,充滿了生活氣息。頷聯「一團削玉並刀下,數片浮冰碧椀中」,形象地描寫了梨子被削開後的樣子以及放入碗中的姿態,語言優美,富有畫面感。頸聯寫梨子的功效,既能解渴,又似乎能除痼疾,表達了詩人對梨子的喜愛和對能品嚐到梨子的慶幸。尾聯則突發奇想,說仙人喜歡如瓜的棗,希望能把梨樹移到東海去種植,增添了一絲浪漫和奇幻的色彩。整首詩語言樸實自然,通過對梨子的描寫,傳達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嚮往之情。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