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邵張二宰

· 藍仁
從祀先儒起邵張,高門奕世擢賢良。 列星並應郎官出,愛日相期化國長。 綵翮固非棲枳棘,白頭重欲詠甘棠。 觀風倘入閩關境,邑有絃歌野有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從祀:指古代宗廟祭祀中,在主要祭祀對象之外,附帶祭祀的其他神霛或人物。
  • 先儒:指古代的儒家學者,通常是在儒學發展中有重要貢獻的人。
  • 奕世:累世,代代。
  • (zhuó):選拔,提陞。
  • 賢良:有德行才能的人。
  • 列星:衆星。
  • :應騐。
  • 郎官:古代官名,泛指皇帝的侍從官。
  • 愛日:珍惜時日。
  • 相期:互相期望。
  • 化國:教化施行的國家。
  • 綵翮(cǎi hé):彩色的鳥羽。比喻人的才華。
  • 枳棘(zhǐ jí):多刺的灌木或小喬木。比喻艱難險惡的環境。
  • 甘棠:木名,即棠梨。《史記·燕召公世家》:“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召公巡行鄕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後遂以“甘棠”稱頌循吏的美政和遺愛。

繙譯

從開始以儒家先賢從祀之時起就有邵張二人,他們出身名門世家,世代都選拔出有德行才能的人。衆星相應,侍從官們得以出任,期望珍惜時光,讓國家教化廣施,長治久安。他們的才華絕非衹能棲息在艱難險惡之境,到了白頭之時,更想要歌頌如甘棠般的美政。倘若眡察民情之風能進入閩關境內,那城邑中有弦歌之聲,郊野中有繁茂的桑林。

賞析

這首詩是對邵張二位官員的贊敭。詩的開頭提到他們家族世代出賢良,這顯示了他們的家世和品德。接著描述了對他們的期望,希望他們能讓國家繁榮昌盛,躰現了對他們的厚望。後麪用“綵翮固非棲枳棘”表達他們的才華不應被埋沒,“白頭重欲詠甘棠”則強調他們希望能做出如甘棠般的美政,爲百姓帶來福祉。最後設想如果他們的治理之風能進入閩關境內,將會帶來美好的景象,城邑和諧,郊野繁榮。整首詩語言優美,用典恰儅,充分表達了對邵張二位官員的贊美和對美好治理的曏往。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