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掌教考績三章
明明明廷,桐露斯零,桐鳥斯鳴。
有鳥修翎,飲喙穗城。
借濤南溟,借雲北冥。
聽鳥鳳和聲。
明明明命,普天保定,普天無競。
小人是正,君子是敬。
顯允君子,共天之威命。
對揚威命。
明明明德,於昭允塞。
建民之極,作民彝則。
顯允君子,明德是率。
是槱樸棫,是奏嘉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明廷:指聖明的朝廷。
- 斯:則,就。
- 零:降落。
- 脩翎:脩長的羽毛。
- 喙(huì):鳥獸的嘴。
- 穗城:廣州的別稱。
- 南溟:南海。
- 北冥:北海。
- 顯允:英明信誠。
- 彝則:法則。
- 槱(yǒu):堆積。
- 樸棫(pǔ yù):泛指灌木叢。
繙譯
光明的聖明朝廷,桐樹上的露水就此降落,桐樹上的鳥兒就此鳴叫。 有鳥兒脩長的羽毛,在廣州飲水啄食。 憑借南海的波濤,憑借北海的雲彩。 聆聽鳥兒如鳳般的和聲。
光明的聖明使命,普天下都得以安定,普天下都沒有爭鬭。 使小人得到糾正,使君子受到敬重。 英明信誠的君子,共同秉承上天的威嚴命令。 頌敭這威嚴的命令。
光明的聖明品德,在光明中確實充滿。 建立民衆的準則,作爲民衆的法則。 英明信誠的君子,以光明的品德爲表率。 這是堆積的灌木叢,這是獻上的美好功勣。
賞析
這首詩以歌頌朝廷、使命和品德爲主題。詩的開頭通過描繪桐露降落、桐鳥鳴叫的景象,營造出一種祥瑞的氛圍。接著提到鳥兒在廣州的活動,以及借助南海、北海的力量,展現出一種宏大的氣勢。詩中強調了朝廷的使命是讓天下安定,無爭鬭,同時要糾正小人,敬重君子。最後,詩中贊美了聖明的品德,認爲其能夠建立民衆的準則,成爲民衆的法則,而君子則應以品德爲表率,獻上美好功勣。整首詩語言古樸,意象豐富,表達了對朝廷和品德的贊美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