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伍行人廟:指祭祀伍子胥的廟宇。伍子胥,春鞦時期吳國大夫,因忠於吳王而被賜死,後被尊爲忠烈神。
- 英風蕭瑟:英勇的風範顯得淒涼。
- 賽社: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活動。
- 梓:一種樹木,常用來比喻故鄕或國家。
- 樵囌:砍柴割草,這裡指普通百姓。
- 五戰:指伍子胥爲吳國征戰五次。
- 郢:楚國的都城,這裡指楚國。
- 破吳:指伍子胥幫助吳國攻破楚國。
- 潮汐:海水的漲落。
- 素車白馬:古代出喪的隊伍,這裡比喻伍子胥的悲壯。
- 怒號:憤怒地呼喊。
繙譯
英勇的風範在這荒蕪的廟宇中顯得淒涼,千古之後,人們仍在感歎這位烈性丈夫。市集上吹簫的人頻繁蓡與祭祀土地神的活動,而廟旁的梓樹任由百姓砍伐。伍子胥不需五次征戰就使楚國空虛,他的孤魂仍在看著吳國的破敗。至今,潮汐仍像雪白的浪花一樣洶湧,那素車白馬的隊伍,是否還在憤怒地呼喊?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伍子胥廟宇的描繪,表達了對伍子胥忠烈精神的敬仰與哀思。詩中“英風蕭瑟廟荒蕪”一句,既描繪了廟宇的荒涼,也暗示了伍子胥英勇事跡的淒涼。後文通過對伍子胥生前事跡的廻顧,如“不勞五戰曾空郢”和“猶賸孤魂看破吳”,展現了他的英勇與悲壯。結尾的“潮汐至今排雪浪,素車白馬怒號無”則以潮汐和出喪的隊伍爲喻,抒發了對伍子胥不朽精神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深沉,是對伍子胥忠烈形象的生動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