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遊詩二十一首清河即事

孤舟何處逢佳節,淮有三洲半草萊。 鄉國弟兄鴻雁信,客途風雨菊花杯。 空囊自覺長安遠,明鏡何須短鬢催。 卻憶故園年少事,壺觴戲馬月中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孤舟:單獨的一隻船。
  • 佳節:美好的節日。
  • 三洲: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淮河上的三個洲。
  • 草萊:雜草,野草。
  • 鄉國:家鄉。
  • 鴻雁信:比喻書信,源自鴻雁傳書的典故。
  • 客途:旅途。
  • 菊花杯:指以菊花爲伴的酒杯,象徵秋日的閒適與詩意。
  • 空囊:空空的行囊,比喻貧窮或無所獲。
  • 長安:古代都城,此處指代京城或遠方的目的地。
  • 明鏡:明亮的鏡子。
  • 短鬢:短的鬢髮,指年紀已大。
  • 壺觴:酒器,代指飲酒。
  • 戲馬:騎馬遊玩。
  • 月中回:在月光下返回。

翻譯

我乘坐的孤舟在何處遇到這美好的節日?淮河上的三洲之地,一半被雜草覆蓋。 家鄉的弟兄們傳來書信,如鴻雁般的消息;而我在這旅途中的風雨中,舉杯與菊花爲伴。 空空的行囊讓我自覺離長安遙遠,明亮的鏡子啊,何必催促我這短鬢的年華。 回憶起故園年輕時的往事,在月光下飲酒騎馬,歡樂地回家。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外遊歷時的心情與回憶。詩中,「孤舟」、「空囊」等詞語表達了詩人的孤獨與貧困,而「鄉國弟兄鴻雁信」則透露出對家鄉的思念。通過對比旅途的艱辛與回憶中的歡樂,詩人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以及對現實境遇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