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陵曉發次夏嚴州汝梅韻三首

· 張羽
承恩誰賦內前行,遠客來頻識水程。 一鳥波間閒上下,數峯天外忽陰晴。 山林不解南風曲,裘馬猶矜北斗城。 莫向春明門外別,大梁賓客望班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承恩:受到皇帝的恩寵。
  • 內前行:指在宮廷內部行走的特權。
  • 頻識:頻繁地認識或經歷。
  • :同「閒」,悠閒。
  • 裘馬:華貴的衣裘和馬匹,常用來形容富貴生活。
  • :誇耀。
  • 北斗城:指京城,因其象徵着權力和地位。
  • 春明門:唐代長安城東面三門之一,後泛指京城門戶。
  • 大梁:古地名,今河南省開封市,這裏指京城。
  • 班生:指班固,東漢史學家、文學家,這裏借指有才華的文人。

翻譯

誰有幸能在宮廷內行走,受到皇帝的恩寵?我這個遠方的客人,頻繁地認識着水路行程。一隻鳥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悠閒地上下飛翔,幾座山峯在天邊忽而晴朗忽而陰雲密佈。山林間無法理解南風的曲調,而我這穿着華貴衣裘、騎着駿馬的人,仍在誇耀着京城的繁華。不要在春明門外告別,因爲京城的賓客們正盼望着有才華的文人如班固般的人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作爲遠客,對水路行程的頻繁認識,以及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詩中「一鳥波間閒上下,數峯天外忽陰晴」生動表現了自然界的和諧與變幻。後半部分通過對「裘馬」和「北斗城」的誇耀,以及對「春明門」和「班生」的嚮往,表達了詩人對京城繁華和文人地位的嚮往與讚美。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的深刻感悟。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