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趨謠十二首

士卒籌米鹽,衛尉羈文法。 巷有專諸墓,裏無干將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吳趨謠:吳地的民謠。
  • 士卒:士兵。
  • :計劃,籌集。
  • 米鹽:指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 衛尉:古代官職名,負責宮門警衛。
  • :束縛,限制。
  • 文法:法律,法規。
  • 專諸:春秋時期吳國的刺客,曾刺殺吳王僚。
  • 干將:古代著名的鑄劍師,此處指其鑄造的劍。

翻譯

士兵們忙於籌集米鹽等生活必需品,而衛尉則被法律所束縛。小巷中有着專諸的墓地,但這個社區裏卻沒有干將鑄造的劍匣。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士兵和衛尉生活狀態的對比,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現實。士兵們忙於生計,而衛尉則受制於法律,兩者的生活狀態形成鮮明對比。後兩句提到專諸墓和無干將劍匣,可能寓意着英雄的逝去和武力的缺失,暗示了社會的某種變遷或衰落。整體上,這首詩簡潔而富有深意,通過具體的場景和物品,傳達了對時代變遷的感慨。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