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居雜詠二十首

蓬蒿張仲宅,羅雀翟公門。 五斗自帶礪,八口聊饔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蓬蒿:一種野生植物,這裡形容宅院荒涼。
  • 張仲:古代賢人,這裡指代作者自己。
  • 羅雀:捕捉鳥雀,比喻門庭冷落。
  • 翟公:古代賢人,這裡指代作者自己。
  • 五鬭:指五鬭米,古代官員的俸祿,這裡比喻微薄的俸祿。
  • 自帶礪:比喻自己磨礪,自我脩養。
  • 八口:指一家八口人。
  • 聊饔飧:勉強維持生計。

繙譯

我的宅院荒涼長滿了蓬蒿,門庭冷落如同羅雀的網。 微薄的五鬭米俸祿,勉強維持著一家八口的生計。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清貧的生活狀態和淡泊名利的心態。通過“蓬蒿張仲宅,羅雀翟公門”的對比,展現了宅院的荒涼和門庭的冷落,反映了作者的孤獨和清貧。後兩句“五鬭自帶礪,八口聊饔飧”則表達了作者雖然俸祿微薄,但仍堅持自我脩養,努力維持家庭生計的堅靭精神。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