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鴨池

瑤水千年王母居,臺成青鴨上空虛。 雙鳧忽去猶餘舄,三鳥將還更寄書。 波轉金風驚夕冷,影搖珠樹覺秋疏。 丹丘豈是人間世,何似東來過石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寶鴨池:詩中的一個地名,可能是一個美麗的池塘,以鴨子爲特色。
  • 瑤水:傳說中的仙水,常用來比喻清澈的水。
  • 王母:即西王母,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女神,居住在瑤池。
  • 臺成青鴨:指池塘邊的臺子上停留着青色的鴨子。
  • 空虛:指天空,也暗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
  • 雙鳧:一對野鴨。
  • 餘舄:留下的足跡。舄(xì):古代的一種鞋。
  • 三鳥:可能指神話中的三足烏,也可能是指三隻鳥。
  • 金風:秋風。
  • 珠樹:比喻樹上的果實像珍珠一樣。
  • 丹丘:傳說中的仙境。
  • 石閭:石制的門閭,指仙境的入口。

翻譯

在瑤池邊,千年王母的居所, 臺子上青鴨飛向空曠的天際。 一對野鴨忽然離去,只留下足跡, 三隻鳥兒即將飛回,還寄來了書信。 波光粼粼,秋風驚起,夜晚感到寒冷, 樹影婆娑,搖曳生姿,感覺到秋天的稀疏。 丹丘豈是人間所能比擬的世界, 何不如東行,經過那石制的門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神話般的仙境景象,通過瑤池、王母、青鴨等元素,構建了一個超脫塵世的意境。詩中「雙鳧忽去猶餘舄,三鳥將還更寄書」巧妙地運用了動物的離去與歸來,寄託了詩人對遠方親友的思念。後兩句「丹丘豈是人間世,何似東來過石閭」則表達了詩人對仙境的嚮往和對塵世的超然態度,體現了詩人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對現實世界的超越。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濃厚的神話色彩和超脫塵世的情懷。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