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日同黎祕書餘太史李明府集蓮花庵得孤字

水連阿耨一庵孤,花有青蓮樹有珠。 風急玉波迷遠騎,日斜金斗熨平湖。 諸僧把釣鱸魚上,醉客鳴鐘鸛鶴呼。 何幸曲江逢地主,詞臣猶似漢西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伏日:指農曆的伏天,即夏季最熱的時期。
  • 阿耨:指阿耨達池,佛教傳說中的聖池,這裏用來形容水域的清淨。
  • 青蓮:佛教中象徵清淨的蓮花。
  • 玉波:形容水面波光粼粼,如同玉石一般。
  • 金斗:指太陽,形容太陽的光芒如同金色的斗笠。
  • 平湖:平靜的湖面。
  • 把釣:垂釣。
  • 鱸魚:一種淡水魚,常用於比喻美食。
  • 鳴鐘:敲鐘,這裏可能指寺廟中的鐘聲。
  • 鸛鶴:兩種鳥類,常用來形容高雅或長壽。
  • 曲江:地名,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古時爲遊覽勝地。
  • 地主:指當地的主人或官員。
  • 詞臣:指文學侍從,即擅長文學的官員。
  • 漢西都:指漢代的都城長安,即今西安市。

翻譯

水域連綿,阿耨達池般的清淨,一座孤庵獨立其中,蓮花盛開,青蓮般的清淨,樹上的果實宛如珍珠。風急浪高,玉波迷離,遠處的騎者難以辨認;日斜時分,金色的陽光如同斗笠覆蓋在平靜的湖面上。僧人們垂釣,鱸魚上鉤;醉了的客人敲響鐘聲,鸛鶴隨之呼喚。何等榮幸,在曲江遇到當地的主人,文學侍從們彷彿回到了漢代的西都長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夏日蓮花庵的寧靜景象,通過「阿耨」、「青蓮」等佛教意象,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玉波」、「金斗」等詞藻華美,形象生動地勾勒出自然美景。後兩句則通過「曲江逢地主」和「詞臣似漢西都」表達了對文化交流和歷史傳承的珍視。整體上,詩歌既展現了自然之美,又蘊含了人文之思,體現了作者對清淨生活的嚮往和對文化傳統的尊重。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