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遇蔡職方元卿

燕陽經術似河汾,漢署風流尚見君。 金在曾求千里足,劍沉誰識七星文。 詞人海上青雲色,遷客淮邊白雁羣。 何事相逢貪握手,西來消息幾時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燕陽:指燕地,今河北省一帶。
  • 經術:指經學,即研究儒家經典的學問。
  • 河汾:指黃河與汾河,這裏比喻學問淵博。
  • 漢署:指漢代的官署,這裏泛指官場。
  • 風流:指才華橫溢,有文采。
  • 金在:指金子,比喻人才。
  • 千里足:比喻傑出的人才。
  • 劍沉:比喻英才未被發現。
  • 七星文:指劍身上的七星圖案,比喻英才的非凡才能。
  • 詞人:指詩人或文學家。
  • 海上:指邊遠的地方。
  • 青雲色:比喻高遠的志向或地位。
  • 遷客:指被貶謫的官員。
  • 淮邊:指淮河邊,這裏指被貶的地方。
  • 白雁羣:比喻被貶的官員們。
  • 握手:表示親密的交往。
  • 西來消息:指來自西方的消息,這裏可能指朝廷的旨意或消息。

翻譯

燕地的學者們學問淵博如同黃河與汾河,漢代的官場中仍可見到才華橫溢的你。金子般的人才曾追求千里馬的足跡,但誰又能識得沉睡劍身上的七星圖案呢?詩人們在邊遠之地懷抱着青雲之志,被貶的官員們在淮河邊聚集如白雁羣。爲何相遇時總是貪戀握手的親密,來自西方的消息何時才能傳來?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才華的讚賞以及對時局變遷的感慨。詩中通過「燕陽經術似河汾」和「漢署風流尚見君」讚美了友人的學識與才華,而「金在曾求千里足,劍沉誰識七星文」則隱喻了英才未被重用的遺憾。後兩句通過對「詞人」和「遷客」的描繪,反映了詩人對邊遠之地和被貶官員的同情。結尾的「何事相逢貪握手,西來消息幾時聞」則流露出對未來消息的期盼與不安。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