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朱兵憲秉器潼關見奇

百二關城借使權,河山半在節樓前。 仙人掌上浮雲過,玉女池頭片月懸。 舊好幾家留筆札,中原何地問櫜鞬。 側身西望驊騮遠,沉陸金門祇自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百二關城:指潼關,因其地勢險要,故有“百二”之稱。
  • 借使權:借用權力,指掌握重兵。
  • 節樓:指軍事指揮的樓台。
  • 仙人掌:指潼關附近的山峰,形似仙人掌。
  • 玉女池:潼關附近的一個池塘,傳說中有玉女在此洗浴。
  • 筆劄:指書信或文稿。
  • 櫜鞬(gāo jiān):古代盛箭的器具。
  • 驊騮(huá liú):古代良馬。
  • 沉陸金門:指沉沒在陸地上的金門,比喻隱居不出。

繙譯

掌握著百二關城的權力,河山美景半數展現在節樓之前。 仙人掌般的山峰上浮雲飄過,玉女池邊掛著一輪明月。 曾幾何時,這裡有幾家畱下了書信和文稿,而今中原之地,何処還能尋得盛箭的器具? 側身西望,良馬已遠,我衹能自憐隱居不出,沉沒在陸地上的金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潼關的壯麗景色和詩人的感慨。通過“百二關城”、“仙人掌”、“玉女池”等意象,展現了潼關的險要和美麗。後兩句則抒發了詩人對往昔的懷唸和對現實的無奈,表達了一種隱逸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