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彭孔嘉徵君八韻

白首胥臺隱,貞孤亦可師。 工書繁筆札,好客滿茅茨。 牆溷十年賦,江湖九詠詞。 鶡冠終已矣,蟬冕更何爲。 棐幾經猶掩,衡門淚已滋。 黔婁稱諡日,桑扈返真時。 五嶺神交客,三吳感逝詩。 州來心許在,掛劍豈無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胥臺:指蘇州,因蘇州有胥山,故稱。
  • 貞孤:指堅守節操,孤獨自守。
  • 茅茨:茅草屋頂,指簡陋的居所。
  • 牆溷:牆角,指隱居的地方。
  • 鶡冠:隱士的帽子。
  • 蟬冕:古代官員的帽子,此處指官職。
  • 棐幾:用棐木製成的几案。
  • 衡門:橫木爲門,指簡陋的門戶。
  • 黔婁:古代隱士,此處指隱士的諡號。
  • 桑扈:古代隱士,此處指隱士的歸真。
  • 五嶺:指中國南部的五座山嶺,此處泛指南方。
  • 三吳:指古代吳郡、吳興、會稽三地,此處泛指江南。
  • 州來:指友人。
  • 掛劍:指友誼的象徵。

翻譯

白髮蒼蒼的蘇州隱士,堅守節操的行爲也值得學習。擅長書法,筆札繁多,好客之心滿滿於簡陋的茅屋。在牆角隱居十年,創作了許多江湖詩篇。隱士的生活已經結束,官職又有什麼意義。几案上經書依舊掩蓋,簡陋的門戶已淚流滿面。隱士的諡號被稱讚,隱士的歸真時刻到來。南方的神交之客,江南的感懷逝者之詩。友人的心意仍在,掛劍的友誼豈會無期。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隱士彭孔嘉的敬仰和對其逝去的哀思。詩中通過「白首胥臺隱」、「貞孤亦可師」等詞語,描繪了彭孔嘉堅守節操、隱居生活的形象。詩中的「牆溷十年賦,江湖九詠詞」等句,展現了彭孔嘉的文學才華和隱居生活的豐富內涵。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優美,表達了對隱士的敬仰和對逝者的哀思。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