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過洪僚長元虛聞閉門注易先辱佳句謂餘鎖門謝客輒次韻解嘲
門祇繩樞斷欲穿,不關何必似枯禪。
病中廚減伊蒲饌,講後瓶分阿對泉。
近覓壺觴長巷裏,深扃筆硯小窗前。
君今堪閉先生戶,注易年來到幾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繩樞:用繩子做門軸,形容家境貧寒。
- 枯禪:指靜坐冥想,比喻閉門不出。
- 伊蒲饌:指簡單的素食。
- 阿對泉:指泉水,這裡可能指某種特別的泉水。
- 壺觴:酒器,代指飲酒。
- 深扃:緊閉。
- 筆硯:書寫工具,代指讀書寫作。
- 堪閉:能夠閉門。
- 先生戶:指學者的家。
繙譯
我的家門簡陋,門軸幾乎要斷了,但這竝不是我閉門不出的原因。 病中我減少了飲食,講學後也衹分得一點泉水。 我近來常在長巷裡尋找酒喝,小窗前緊閉著筆硯,專心讀書。 你如今能夠像學者一樣閉門不出,注解《易經》已經到了第幾篇了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自己簡樸的生活狀態,表達了作者對學問的專注和對友人的調侃。詩中“繩樞斷欲穿”形象地描繪了家境的貧寒,而“不關何必似枯禪”則表明自己竝非因爲脩行而閉門不出。後文通過對病中飲食和講學後生活的描寫,進一步展現了作者的清貧和學問的追求。最後兩句則是對友人的幽默廻應,詢問其《易經》的研究進展,顯示了兩人之間的親密與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