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崆峒山廣成宮

軒轅曾問道,宅自至人開。 白犬高雲下,玄珠赤水來。 花深飄絳節,草暖積香臺。 西去襄城近,還尋大隗回。
拼音

所属合集

#崆峒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崆峒山:位於中國甘肅省平涼市,是中國道教名山之一。
  • 廣成宮:位於崆峒山,是一座著名的道教宮觀。
  • 軒轅:即黃帝,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帝王,被尊爲中華民族的始祖。
  • 問道:尋求道教的真理或智慧。
  • 至人:指達到道德或精神極高境界的人。
  • 白犬:神話中的動物,可能象征著守護或引導。
  • 玄珠:黑色的寶珠,常用於象征神秘或深奧的事物。
  • 赤水:紅色的水,可能象征著神聖或不凡。
  • 絳節:紅色的符節,古代用作信物或標志。
  • 香台:供奉香火的台子,常用於宗教場所。
  • 襄城:地名,位於河南省。
  • 大隗:古代傳說中的山名,可能與道教有關。

繙譯

軒轅黃帝曾在此問道,廣成宮迺至人所開。 白犬從高雲中降臨,玄珠自赤水中來。 花深処飄著紅色的符節,草煖処積滿香台。 西行接近襄城,再尋大隗山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崆峒山廣成宮的神秘與神聖,通過軒轅黃帝問道的故事,展現了道教文化的深遠影響。詩中運用了豐富的神話元素和色彩象征,如白犬、玄珠、赤水等,增強了詩歌的神秘感和藝術傚果。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如花深処的絳節、草煖処的香台,傳達了一種甯靜而神聖的氛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道教聖地和傳統文化的敬仰之情。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