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興二首

· 蘇葵
浮雲漠漠藹蒼冥,風勁郊原草木零。 苜蓿影寒千里瘦,梧桐枝老九苞鳴。 酒杯瀲灩供秋興,旅館蕭條觸物情。 自古五侯嫌骯髒,誤將多智薄君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漠漠:密佈的樣子。(“漠”讀音爲“mò”)
  • :雲霧彌漫的樣子。(“藹”讀音爲“ǎi”)
  • 蒼冥:蒼天,天空。
  • :凋零,枯萎。
  • 苜蓿(“苜”讀音爲“mù”,“蓿”讀音爲“xu”):一種牧草。
  • 瀲灧(“瀲”讀音爲“liàn”,“灧”讀音爲“yàn”):水波蕩漾的樣子,這裡形容酒在盃中晃動的樣子。
  • 觸物情:因接觸外界事物而引發的情緒。
  • 五侯:泛指權貴。
  • 肮髒(“肮”讀音爲“kǎng”,“髒”讀音爲“zǎng”):高亢剛直的樣子。

繙譯

浮雲密密層層彌漫在天空中,大風強勁,郊原上的草木凋零。苜蓿在寒影中顯得千裡之地都很瘦弱,梧桐枝老,傳說中的鳳凰(九苞指鳳凰)鳴叫。酒盃中酒液晃動,爲鞦天的興致增添氛圍,旅館中一片蕭條,觸景生情。自古以來,權貴們嫌惡那些高亢剛直之人,錯誤地認爲他們多智而輕眡他們,就像對待君卿一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鞦日的景象以及詩人的感觸。詩的前兩句通過描寫浮雲密佈、大風勁吹和草木凋零的景象,營造出一種蕭瑟的氛圍。接著,詩中提到苜蓿的瘦影和梧桐枝老時鳳凰的鳴叫,進一步強調了環境的冷清。酒盃中晃動的酒液似乎在爲鞦日的興致助興,但旅館的蕭條又讓人觸景生情,引發了詩人對世態的思考。最後兩句,詩人指出自古以來權貴們厭惡高亢剛直的人,錯誤地以多智爲由輕眡他們,表達了對這種現象的不滿和批判。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深沉,通過對自然景象和社會現象的描繪,傳達出詩人內心的感慨。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