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沙秋夜酌曹伯纓吳飛子

· 蘇升
龍沙一曲枕江流,白月涼風古寺幽。 自有芙蓉能蘸水,卻憐荷葉不禁秋。 樹邊野鳥啼僧舍,江上漁燈映客舟。 但得相逢須強飲,百年歧路總悠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龍沙:泛指塞外沙漠之地。讀音:(lóng shā)
  • :飲酒。
  • 白月:皎潔的月光。
  • 芙蓉:此處指荷花。
  • 蘸(zhàn):在液體、粉末或糊狀的東西里沾一下就拿出來。
  • :承受,經得起。

翻譯

在塞外沙漠之地,有一條江流旁的區域,我在此處趁着皎潔月光與涼爽秋風,身處幽靜的古寺之中。本來有那能夠輕觸水面的荷花,卻只可惜荷葉禁不住秋天的來臨。樹旁的野鳥在僧舍邊啼叫,江面上的漁燈映照出客船的影子。只要能夠相逢就必須盡情暢飲,人生百年,那分岔的道路總是漫長而悠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夜的場景,既有自然景色的描寫,也有對人生的感慨。首聯通過「龍沙」「江流」「白月」「涼風」「古寺」等元素,營造出一種幽靜、清冷的氛圍。頷聯寫荷花蘸水的美好和荷葉不禁秋的無奈,可能蘊含着對美好事物易逝的嘆息。頸聯中野鳥啼叫和漁燈映舟的畫面,增添了一些生活氣息和動感。尾聯則表達了詩人對相逢的珍惜和對人生道路漫長且充滿變數的認識,強調了在這種情況下應盡情享受當下的態度。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深沉,語言簡練而富有表現力。

蘇升

蘇升,字孺子,號紫輿。順德人。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進士,官新建知縣。有《讀易堂稿》。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四五有傳,事又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六九、卷七五。 ► 1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