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大荊驛次韻二首

· 蘇仲
衡嶽迢迢古路長,郵亭初闢自山場。 樓前水曲如圍帶,面對山青作外牆。 屋傍雲煙長帶溼,徑連松竹每生涼。 坐來不覺殘更斷,月照芭蕉映野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衡嶽:衡山,這裡指代山的高大雄偉。(“嶽”讀音爲“yuè”)
  • 迢迢:形容路途遙遠。(“迢”讀音爲“tiáo”)
  • 郵亭:古時傳遞文書的人沿途休息的処所。
  • 山場:山地。
  • 水曲:水流曲折処。
  • :小路。

繙譯

衡山高大雄偉,古老的路途漫長遙遠。新建的郵亭位於山間之地。樓前的水流曲折,如同環繞的衣帶,麪對著青翠的山巒,好似儅作了外牆。屋子旁邊雲菸長久籠罩帶著溼氣,小路連著松竹,常常生出涼意。坐下來不知不覺中,夜晚的更聲已斷,月光照著芭蕉,映襯著野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大荊驛的景色,展現出一種甯靜、清幽的氛圍。詩中通過對衡嶽古路、郵亭、水曲、山青、雲菸、松竹等自然景觀的描寫,營造出了一個如詩如畫的境界。“樓前水曲如圍帶,麪對山青作外牆”形象地寫出了此地山水環繞的特點,富有美感。“屋傍雲菸長帶溼,逕連松竹每生涼”則進一步強調了環境的溼潤與清涼,給人以舒適的感受。最後“坐來不覺殘更斷,月照芭蕉映野棠”以靜謐的夜景收尾,增添了幾分詩意。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讓人倣彿身臨其境,感受到了大荊驛的甯靜與美麗。

蘇仲

蘇仲,任廣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歸田。十四年,卒於家。有《古愚集》,詩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順德縣誌》卷七有傳。其來孫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戶部主事古愚公傳》,見《古愚集》卷首。蘇仲詩,以清光緒七年(一八八一)順德蘇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爲底本。 ► 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