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銀臺北上識別

· 嚴嵩
移官來共秣陵居,每誦清詩嘆起予。 晚歲欲諧金石契,新恩重下紫泥書。 驊騮逸步諳長道,鵷鷺崇班上玉除。 薊北江南相憶否,還將尺素付雙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秣陵(mò líng):南京的古稱。
  • 起予:啓發我。
  • 金石契:比喻堅貞不渝的友情。
  • 紫泥書:古代皇帝詔書用紫泥封緘,後因以紫泥書指詔書。
  • 驊騮(huá liú):指駿馬。
  • 逸步:快步。
  • (ān):熟悉。
  • 鵷鷺(yuān lù):鵷和鷺飛行有序,比喻班行有序的朝官。
  • 玉除:宮殿的臺階。
  • 薊北:泛指薊州、幽州一帶,今河北北部地區。
  • 尺素:小幅的絹帛,古人多用以寫信或文章。
  • 雙魚:指書信。

翻譯

你調任官職後和我一同在南京居住,每當我誦讀你的清新詩作,便感嘆深受啓發。晚年時想要成就堅貞不渝的友情,新的皇恩再次下達詔書。駿馬輕快地邁步熟悉漫長的道路,朝官們按班次有序登上宮殿的臺階。在薊北的你和在江南的我相互思念嗎?我將會把書信交付給傳信的雙魚。

賞析

這首詩是嚴嵩寫給王銀臺的。詩中表達了嚴嵩對王銀臺的欣賞和對他們之間友情的珍視。首聯通過描述與王銀臺在秣陵共同居住的經歷,以及對其詩作的讚賞,奠定了情感基礎。頷聯中提到晚年想要達成深厚的情誼,以及新的皇恩降臨,表達了對未來的期望。頸聯通過對驊騮和鵷鷺的描寫,暗示了王銀臺的前途光明。尾聯則表達了對遠方友人的思念,並表示會通過書信傳遞情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體現了嚴嵩的文學功底和對友情的重視。

嚴嵩

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號介溪。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移疾歸,結交名流,讀書鈐山十年,以詩文獲盛名。還朝,進侍講。世宗時累官爲禮部尚書,以佞悅當上意,撰青詞獨能稱旨。嘉靖二十一年任武英殿大學士,入直文淵閣。二十三年,代翟鑾爲首輔。累加至華蓋殿大學士、太子太師。嵩一意媚上,竊權罔利,與子世蕃父子濟惡,橫行公卿間。構殺夏言、曾銑、張經等,治劾己者楊繼盛等至死,引黨羽趙文華、鄢懋卿等居要地,專政二十年之久。后帝漸厭其橫。四十一年,徐階所親御史鄒應龍抗疏極論世蕃不法狀,嵩因而罷官。後又因御史林潤劾其家居不法事,革職爲民,寄食墓舍而死。有《鈐山堂集》。 ► 11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