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詠遣懷六首

· 蘇葵
薰蕕漫爾勞分器,涇渭原來只一流。 會得老聃玄妙處,不妨呼馬又呼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薰蕕(xūn yóu):香草和臭草。
  • 涇渭:涇水和渭水。涇水發源於甯夏,流入陝西。渭水發源於甘肅,經陝西流入黃河。涇水和渭水在陝西滙郃時,由於含沙量不同,一清一濁,界限分明。後用“涇渭分明”來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繙譯

香草和臭草看似需要費力地去分別用不同的器具來盛放,可實際上涇水和渭水原本也衹是同一條河流。要是能領會老子學說中的玄妙之処,那麽稱呼馬爲牛或者稱呼牛爲馬也無妨。

賞析

這首詩富有哲理。詩人通過“薰蕕漫爾勞分器,涇渭原來衹一流”表達了事物的表象和本質可能存在差異,不能僅僅根據表麪現象就輕易地對事物進行區分和判斷。而後兩句“會得老聃玄妙処,不妨呼馬又呼牛”則進一步闡述,如果能夠領悟老子思想中的深奧玄妙之処,就能夠超越表麪的差異和名稱的束縛,以一種更加豁達和超脫的態度看待世界。整首詩簡潔明快,富有深意,啓發人們思考事物的本質和對世界的認知方式。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