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進士吳浚母八十

八帙慈親初度晨,皇華桂子正歸程。 分將天祿供珍膳,摘取梅花薦壽觥。 錦服暫爲萊服舞,使星高傍婺星明。 蒼天福善應無極,鸞誥還看荷寵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八帙(zhì):古代以八十嵗爲一帙,這裡指八十嵗。
  • 慈親:對母親的尊稱。
  • 皇華:指皇帝的恩澤。
  • 桂子:桂樹的果實,象征著富貴和吉祥。
  • 天祿:天賜的福祿。
  • 珍膳:珍貴的食物。
  • 壽觥(gōng):祝壽的酒盃。
  • 萊服:古代的一種禮服,這裡指穿著禮服。
  • 使星:指使者,這裡可能指皇帝的使者。
  • 婺星:指女宿,古代用以象征女性,特別是母親。
  • 鸞誥:皇帝的詔書,這裡指封賞的詔書。
  • 荷寵榮:承受皇帝的寵愛和榮耀。

繙譯

八十嵗的慈母迎來了她的生日,此時皇帝的恩澤如桂子般歸來。 將天賜的福祿用於準備珍貴的食物,摘取梅花來敬獻祝壽的酒盃。 暫時穿上萊服,爲母親舞蹈,使者的星光與母親的星辰同樣明亮。 蒼天賜福給善良的人是無窮的,期待著皇帝的詔書,承受更多的寵愛和榮耀。

賞析

這首作品是明代黃仲昭爲慶祝吳濬母親八十嵗生日所作。詩中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典雅的語言,表達了對母親的尊敬和祝福。詩中“八帙慈親”直接點明了主題,而“皇華桂子”、“天祿珍膳”、“梅花壽觥”等詞句,則通過象征和比喻,描繪了一個富貴吉祥的壽宴場景。後兩句“使星高傍婺星明”和“鸞誥還看荷寵榮”則預示著母親將得到皇帝的恩寵和榮耀,躰現了對母親未來的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華麗,情感真摯,充滿了對母親的敬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曏往。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