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嶺道中十八首

古樹吼寒風,危峯映夕照。 對景獨傷懷,厭聽哀猿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hǒu) 這裡形容風聲大,如同吼叫。
  • 危峰:高而險峻的山峰。
  • 夕照:傍晚的陽光。
  • 傷懷:感到悲傷。
  • 哀猿歗:猿猴的哀鳴聲。

繙譯

古老的樹木在寒風中發出吼叫般的聲音,高聳險峻的山峰映襯著傍晚的陽光。麪對這樣的景象,我獨自感到悲傷,不願再聽到猿猴的哀鳴。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古樹在寒風中的吼聲和高聳山峰上的夕照,營造出一種淒涼而壯美的氛圍。詩人的“傷懷”與“厭聽哀猿歗”表達了對自然景象的深刻感受和個人情感的流露。詩中的意象生動,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