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宋宗室郯勤孝王墓樟樹圖二首

何如茲樹至今存,厚地深蟠百尺根。 奕葉孫枝沾雨露,清陰千載庇丘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郯勤孝王:宋朝宗室,具躰身份不詳。
  • 奕葉:比喻世代相繼。
  • :保護,遮蔽。
  • 丘原:山丘和平原,泛指大地。

繙譯

這棵樹爲何能至今依然存活,深深紥根於厚實的大地,根須長達百尺。它的子孫世代相繼,受到雨露的滋潤,千年來一直以其茂密的枝葉保護著這片土地。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一棵樟樹的堅靭生命力和其對土地的長期保護,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生命力的贊美和對家族世代傳承的感慨。詩中“厚地深蟠百尺根”形象地描繪了樟樹根深蒂固的景象,而“奕葉孫枝沾雨露”則展現了其生生不息的繁衍能力。最後一句“清隂千載庇丘原”則強調了樟樹對土地的長期保護作用,寓意深遠。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