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野宿:在野外露宿。
- 風號:風聲呼嘯。
- 毀形:形容憔悴,身體受到摧殘。
- 眼看:親眼看到。
- 墳草:墳墓上的草。
- 六回生:六次生長,指時間過去了六年。
- 至行:極高的德行。
- 清朝:指明朝,作者程敏政是明朝人。
- 太史銘:太史所寫的銘文,指被記載於史冊。
翻譯
在野外露宿,風聲呼嘯,身體半毀,形容憔悴。 親眼看到墳墓上的草六次生長,時間已經過去了六年。 當時的極高德行實在難以再現, 應當被記載於明朝的史冊之中,由太史撰寫銘文。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一個孝子在野外守墓的情景,展現了其堅韌不拔的孝心和極高的德行。詩中「野宿風號半毀形」描繪了孝子在惡劣環境中的堅守,而「眼看墳草六回生」則通過時間的流逝,強調了孝子的長期守候。最後兩句「當時至行真難再,合上清朝太史銘」表達了對孝子德行的極高評價,認爲其事蹟應當被載入史冊,永垂不朽。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孝子的形象和作者對其的敬仰之情。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溪西竹屋卷爲陳千戶賦 》 —— [ 明 ] 程敏政
- 《 送袁進士翱之南畿分採實錄便道省其父雪檜君 》 —— [ 明 ] 程敏政
- 《 元夕燈詩十首應制 其十 金菊 》 —— [ 明 ] 程敏政
- 《 姚貢士時舉及其弟中書吉甫送予與宣溪至釣臺下聯句爲別 》 —— [ 明 ] 程敏政
- 《 送王司訓之任豐縣 》 —— [ 明 ] 程敏政
- 《 愛山亭爲趙夢麟主事賦 》 —— [ 明 ] 程敏政
- 《 題虎圖 》 —— [ 明 ] 程敏政
- 《 王黃門李推府京華冬夜酌別詩次韻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