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翟知縣瑄之任開化得秋字

曾將三策獻宸旒,今拜郎官寵命優。 鳧舄雙飛辭北闕,奎星一點照南州。 暫從叢棘棲丹鳳,終向康莊騁紫騮。 後夜相思天萬里,共看明月一輪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宸旒:皇帝的冠冕,代指皇帝。
  • 鳧潟:傳說中仙人所穿的鞋,能飛翔。這裡比喻官員離京赴任。
  • 奎星:古代天文學中的星宿名,被認爲是文運的象征。
  • 叢棘:指荊棘叢生的地方,比喻艱難的環境。
  • 康莊:寬濶平坦的大道,比喻順利的環境或前程。
  • 紫騮:古代一種良馬,這裡比喻英才。

繙譯

曾經將三條策略獻給皇帝,如今被授予郎官,受到優厚的恩寵。 像穿著飛翔的仙鞋一樣,雙雙飛離了皇宮,奎星的光芒照耀著南方的州縣。 暫時在荊棘叢生的地方棲息,如同丹鳳,最終將在寬濶的大道上馳騁,如同紫色的駿馬。 在深鞦的夜晚,思唸之情跨越萬裡,我們共同仰望著同一輪明月。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對友人翟知縣瑄離京赴任的送別之情。詩中,“三策獻宸旒”展現了翟知縣的政治才能和忠誠,“鳧潟雙飛”與“奎星照南州”則形象地表達了友人離京赴任的情景和光明的前程。後兩句通過對“叢棘”與“康莊”的對比,暗示了友人雖麪臨艱難,但終將迎來順利。結尾的“明月一輪鞦”則寄托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思唸和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未來的美好期許。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