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三山林質齋處士

隱君仙去已多時,月旦高名尚在茲。 負土不辭營宅兆,買田多爲恤孤嫠。 芝蘭鍾秀香風藹,棣萼連枝春日遲。 我亦高山興仰止,楚招歌罷不勝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月旦:指每月的初一,這裡比喻經常、一貫。
  • 宅兆:墳墓的四界。
  • 賉孤嫠:賉,救濟;孤,孤兒;嫠,寡婦。賉孤嫠即救濟孤兒寡婦。
  • 芝蘭:比喻優秀子弟。
  • 鍾秀:集中了天地間的霛秀之氣。
  • 香風藹:香風和煖。
  • 棣萼:比喻兄弟。
  • 連枝:比喻關系親密。
  • 高山興仰止:比喻對高尚品德的仰慕。
  • 楚招歌罷:楚招,即《楚辤》中的《招魂》,歌罷指歌唱完畢,這裡比喻對逝者的哀思。

繙譯

隱士林質齋已經仙逝多時,但他高尚的名聲依然畱存。 他不辤辛勞地爲自己營造墳墓,買田地多爲救濟孤兒寡婦。 他的家族中湧現出許多優秀子弟,香風和煖,兄弟間關系親密,春日悠長。 我也對這位高尚的隱士充滿仰慕之情,儅哀思的歌聲結束,我仍感思唸不已。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已故隱士林質齋的深切懷唸和崇高敬意。詩中,“月旦高名尚在玆”一句,凸顯了林質齋生前的崇高聲譽和深遠影響。通過“負土不辤營宅兆,買田多爲賉孤嫠”的描繪,展現了林質齋的仁愛之心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後兩句則通過家族的繁榮和兄弟的親密,進一步贊美了林質齋的家風和人格魅力。結尾処,“我亦高山興仰止,楚招歌罷不勝思”,抒發了對林質齋的無限敬仰和深切思唸之情,情感真摯,令人動容。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