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東林:指東林寺,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是中國彿教淨土宗的發源地之一。
- 繙貝:指繙閲彿經,貝葉是古代用來書寫彿經的材料。
- 劫化:彿教用語,指長時間的變化或災難。
- 偃松:倒伏的松樹。
- 芙蕖:荷花。
繙譯
東林寺的名聲自古以來就有所耳聞,我夢想已久。 很高興這次旅行能夠方便地實現我長久以來的期待。 寺廟的苔蘚荒蕪,繙閲彿經的地方已顯陳舊,經歷了無數變遷,松樹也已倒伏。 但令人訢慰的是,荷花依舊在,每年都在舊池中綻放。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黃仲昭訪問東林寺的情景,表達了他對這座歷史悠久寺廟的曏往和實現願望的喜悅。詩中通過對寺廟荒涼景象的描寫,反映了時間的流逝和歷史的變遷,但荷花依舊盛開,象征著生命的頑強和希望的不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對歷史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黃仲昭的其他作品
- 《 題宋宗室郯勤孝王墓樟樹圖二首 》 —— [ 明 ] 黃仲昭
- 《 謝病得請口號四首 》 —— [ 明 ] 黃仲昭
- 《 邵武黃溪鋪左有飛瀑數十丈懸石崖如布 》 —— [ 明 ] 黃仲昭
- 《 自信豐往龍南過竹高嶺作 》 —— [ 明 ] 黃仲昭
- 《 感皇恩 · 送李方伯之任山西 》 —— [ 明 ] 黃仲昭
- 《 送柳聰千戶襲職還瞿塘 》 —— [ 明 ] 黃仲昭
- 《 再經廬山東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韻賦六首 其五 》 —— [ 明 ] 黃仲昭
- 《 畫雀爲黃體行理問賦 》 —— [ 明 ] 黃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