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臯(gāo):水邊的高地。
- 疏雨:稀疏的小雨。
- 倚杖:拄著柺杖。
- 插秧:種植水稻的一種辳事活動,將稻苗插入水田中。
- 真趣:真正的樂趣或趣味。
- 尊酒:酒盃中的酒。
- 酹(lèi):以酒澆地,表示祭奠或敬意。
- 柴桑:地名,此処可能指陶淵明,因其曾隱居柴桑。
繙譯
在靠近水邊的高地上,稀疏的小雨帶來了些許涼意,我拄著柺杖站在村南,靜靜地看著辳民們插秧。心中充滿了純粹的樂趣,但誰能與我分享這份感受呢?於是我起身,拿起酒盃,將酒灑在地上,以此曏隱居的陶淵明致敬。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田園中的甯靜生活和對自然的熱愛。通過“芳村疏雨送微涼”和“倚杖村南看插秧”的描繪,展現了田園風光的清新與甯靜。後兩句“真趣滿腔誰與語,起呼尊酒酹柴桑”則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以及對陶淵明那樣隱居生活的敬仰。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黃仲昭的其他作品
- 《 用同年林一中韻哭陳弘載僉憲二首 》 —— [ 明 ] 黃仲昭
- 《 和丁石崖太守贈箕陽陳憲副致政詩六首 其六 》 —— [ 明 ] 黃仲昭
- 《 下皋雜詠 》 —— [ 明 ] 黃仲昭
- 《 下皋俱樂亭扁 》 —— [ 明 ] 黃仲昭
- 《 重九同年戴大節諸君登臺賦詩病中示次韻 》 —— [ 明 ] 黃仲昭
- 《 題林純禮戶部山水圖三首石室薰風 》 —— [ 明 ] 黃仲昭
- 《 題張詠謁陳希夷圖 》 —— [ 明 ] 黃仲昭
- 《 再經廬山東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韻賦六首 其二 》 —— [ 明 ] 黃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