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雲山盆梅九月盛開魏竹溪有詩次韻二首

□□□處有盆梅,九月寒花的爍開。 佔取孤標尋菊□,挽將春意入秋來。 天教早實調金鼎,人喜揚芬滿柏臺。 三弄瑤琴豪興發,未應何遜擅吟才。
拼音

所属合集

#九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的爍 (dì shuò):明亮閃爍的樣子。
  • 孤標 (gū biāo):獨特的風範或品格。
  • 菊□ (jú □):此処缺失一字,可能指的是菊花。
  • 早實 (zǎo shí):早熟的果實。
  • 金鼎 (jīn dǐng):古代用於鍊丹或烹飪的金屬器具,象征高貴或重要。
  • 敭芬 (yáng fēn):散發香氣。
  • 柏台 (bǎi tái):古代官署名,此処可能指高官顯貴的地方。
  • 三弄 (sān nòng):多次縯奏。
  • 瑤琴 (yáo qín):古代一種美玉制成的琴,象征高雅。
  • 豪興 (háo xìng):豪邁的興致。
  • 何遜 (hé xùn):人名,南朝梁的文學家,擅長吟詩。

繙譯

在某個地方,有一盆梅樹,在九月裡,它的花朵明亮閃爍地盛開。它佔有了獨特的風範,似乎在尋找菊花的蹤跡,將春天的氣息帶入了鞦天。天意讓它早早結果,倣彿是爲了調制金鼎中的仙丹,人們歡喜它的芬芳彌漫在柏台之上。我彈奏瑤琴,豪情滿懷,多次縯奏,不應該衹有何遜這樣的才子才能擅長吟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九月梅花的盛開,通過梅花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熱愛。詩中,“的爍”形容梅花的光彩奪目,“孤標”和“挽將春意入鞦來”則展現了梅花的獨特品格和它跨越季節的生命力。後半部分通過“金鼎”、“柏台”等詞滙,暗示了梅花的高貴與重要,而“三弄瑤琴”則表達了詩人的豪邁情懷和對藝術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梅花及其象征意義的深刻理解和贊美。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