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茂修還山省母

男兒遠圖幾年志未得,引領彎弧向屬國。秋風辭家今始歸,顏狀慘淡氣抑塞。 憶昨薦士尚書郎,知爾善射聞四方。中丞側耳識名字,轅門長揖生輝光。 西秦猛士產靈夏,長弓大刀仍善馬。令與較射叢萬人,齊聲共呼出君下。 來趨幕府何逡巡,報國無階自致身。裏中輕薄休相笑,陶母廚間正苦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遠圖:遠大的抱負或計劃。
  • 引領:伸長脖子,形容盼望的迫切。
  • 彎弧:拉弓,準備射箭。
  • 屬國:指邊疆或附屬國。
  • 顏狀:面容,表情。
  • 慘淡:形容神色或景象暗淡無光。
  • 抑塞:壓抑,阻塞。
  • 薦士:推薦人才。
  • 尚書郎:古代官職名,負責文書工作。
  • 中丞:古代官職名,相當於副丞相。
  • 側耳:形容專心傾聽。
  • 轅門:古代軍營的門。
  • 生輝光:增添光彩。
  • 西秦:指古代秦國,這裏可能指西北地區。
  • 猛士:勇猛的戰士。
  • 靈夏:地名,可能指寧夏一帶。
  • 長弓大刀:古代兵器。
  • 較射:比試射箭。
  • 逡巡:猶豫不前。
  • 報國無階:沒有機會爲國家效力。
  • 自致身:自己努力達到某種地位或狀態。
  • 輕薄:輕浮不莊重。
  • 陶母:指李茂修的母親,用「陶母」尊稱。
  • 苦辛:辛苦。

翻譯

男兒懷抱着遠大的抱負,多年來志向未能實現,他伸長脖子,拉弓準備射箭,面向邊疆。秋風吹拂下,他終於離開家鄉開始歸途,面容暗淡,氣息壓抑。

回憶起過去,他曾被尚書郎推薦,他的射箭技藝聞名四方。中丞側耳傾聽,知道他的名字,他在軍營門前長揖,增添了光彩。

來自西北的勇猛戰士,擅長使用長弓和大刀,還善於駕馭馬匹。他被命令與萬人一起比試射箭,衆人齊聲呼喊,他脫穎而出。

他來到幕府,卻猶豫不前,因爲沒有機會爲國家效力,自己努力達到某種地位。家鄉中那些輕浮的人不要嘲笑他,因爲他的母親正在家中辛苦地操持家務。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懷有遠大抱負的男兒,他在邊疆歷經磨難,最終選擇歸家。詩中通過對比他在外的英勇與家中的辛勞,展現了他的複雜情感和對母親的深切關懷。詩人通過對男兒形象的刻畫,表達了對忠誠、勇敢和家庭責任的讚美。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即那些輕浮的人對真正有志之士的不理解和嘲笑。整體上,這首詩情感深沉,語言簡練,通過具體的歷史背景和人物描繪,傳達了豐富的思想內涵。

程嘉燧

程嘉燧

明徽州府休寧人,僑居嘉定,字孟陽,號鬆圓。應試無所得,折節讀書。工詩善畫,又通曉音律。錢謙益罷歸,築耦耕堂,邀嘉燧讀書其中。閱十年返休寧,甲申前一年十二月卒。有《浪淘集》。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