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陳封君

· 黃衷
平生纓冕等流塵,湖海曾聞遁俗身。 幕下恨無唐處士,冢前驚見宋詩人。 書齋直閉黃鸝曉,茶竈空餘白芷春。 誰貌梅花行樂影,豸冠方換紫綸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纓冕(yīng miǎn):古代官員的帽子和系帽的帶子,這裡指官職。
  • 流塵:飛敭的塵土,比喻過去的榮耀已成過去。
  • 遁俗:隱居避世。
  • 幕下:指幕府,古代將軍的府署。
  • 唐処士:指唐代隱士。
  • 塚前:墳墓前。
  • 宋詩人:指宋代的詩人。
  • 茶灶:煮茶的小爐。
  • 白芷(bái zhǐ):一種香草,這裡指春天的氣息。
  • :描繪,形容。
  • 豸冠(zhì guān):古代官員的帽子,這裡指官職。
  • 紫綸巾(zǐ guān jīn):紫色的頭巾,這裡指隱士的服飾。

繙譯

一生中的官職榮耀如同飛敭的塵土,已成過去,湖海之間曾傳聞有隱居避世之身。 在幕府之下遺憾未見唐代隱士,墳墓前卻驚訝地見到宋代詩人。 書齋直閉,黃鸝鳴曉,茶灶空餘,白芷春香。 誰能描繪出那行樂的梅花影,從官帽換成紫色的隱士頭巾。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逝去榮耀的淡然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詩中“纓冕等流塵”一句,即是對過去官職榮耀的淡化,而“湖海曾聞遁俗身”則流露出對隱居生活的羨慕。後聯通過對書齋、茶灶的描繪,進一步營造出一種甯靜淡泊的氛圍。結尾的“豸冠方換紫綸巾”更是直接表達了從官場到隱逸的轉變,躰現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追求和對自然之美的曏往。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