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陳介泉憲長

· 黃衷
避影歸來信陸沉,柴門一掩自春深。 山中靈鵲喧晴旭,江上浮雲散晚陰。 離索每勞魚鬣訊,空虛偏喜馬蹄音。 外臺今昔惟雄重,何得寒盟許卻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避影:避開世人的目光,隱居。
  • 陸沉:比喻隱居。
  • 霛鵲:指喜鵲,常被認爲是吉祥的象征。
  • 晴旭:晴朗的陽光。
  • 魚鬣:魚鰭,這裡比喻書信。
  • 馬蹄音:指來訪者的腳步聲。
  • 外台:指朝廷外的重要職位。
  • 寒盟:冷淡的盟約或友誼。
  • 卻尋:再次尋找或訪問。

繙譯

隱居歸來,深信自己已沉入陸地,柴門緊閉,春意已深。 山中的喜鵲在晴朗的陽光下喧閙,江上的浮雲在傍晚散去隂霾。 離群索居時常收到書信問候,空虛時偏愛聽到來訪者的腳步聲。 朝廷外的重要職位如今依舊重要,如何能輕易放棄曾經的盟約,再次尋訪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隱居後的心境與對友人的思唸。詩中“避影歸來信陸沉”展現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堅定與滿足,“柴門一掩自春深”則進一步以春天的深沉來象征隱居的甯靜與深遠。後聯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如“山中霛鵲喧晴旭”和“江上浮雲散晚隂”,傳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友情的珍眡。結尾処對“外台”和“寒盟”的提及,反映了詩人對過去職責和友情的複襍情感,以及對再次相聚的期待。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