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洞山寺
秋日淩我襟,況我筇笠新。
一去三十里,溪山迥無鄰。
始見落山泉,折折濯嶙峋。
山雨昨夜霽,秀色開微顰。
主人山半逢,戀犬亦逡巡。
滄溟際檐溜,泱漭西崦輪。
遠嶼若浮瓠,?氣如冶銀。
淨榻息閒房,蕭瑟隨我身。
境寂到深寐,所歷似前因。
巢禽警霜鍾,呦鹿駭草人。
鋤芋臨當煮,折枝臨當薪。
夙予抱微願,安居亦行勤。
少飲不吾與,聊且娛斯晨。
彼石如彼泉,終與朋輩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淩(líng):通「凌」,侵犯,這裏指秋日的寒意侵襲。
- 筇笠(qióng lì):筇竹做的手杖和斗笠。
- 迥(jiǒng):遠。
- 濯(zhuó):洗。
- 嶙峋(lín xún):形容山石峻峭、重疊。
- 霽(jì):雨停。
- 顰(pín):皺眉,這裏形容山色如美人微蹙眉頭般秀美的樣子。
- 逡巡(qūn xún):遲疑不敢向前的樣子。
- 滄溟(cāng míng):大海,這裏指像大海一樣的天空。
- 檐溜(yán liù):屋檐下承接雨水的水槽。
- 泱漭(yāng mǎng):廣大的樣子。
- 崦(yān):泛指山。
- 輪:這裏指太陽,像車輪一樣。
- 嶼(yǔ):小島。
- 浮瓠(fú hù):漂浮的葫蘆。
- ?氣(ǎi qì):同「靄氣」,雲霧之氣。
- 冶銀:像冶煉的銀一樣。
翻譯
秋日的寒意侵襲着我的衣襟,況且我的筇杖和斗笠還是新的。一路前行三十里,溪流山巒遙遠僻靜,沒有相鄰之處。纔看到落下的山泉水,曲折地衝洗着嶙峋的山石。山雨昨夜停歇,秀麗的景色展現出微微皺眉般的美妙。在半山腰遇到主人,他的愛犬也有些遲疑不敢向前。像大海一樣的天空連接着屋檐下的水槽,廣大的西天中太陽如輪般落下。遠處的小島仿若漂浮的葫蘆,雲霧之氣如同冶煉的銀。乾淨的牀榻在安靜的房間裏,蕭瑟之感伴隨着我。環境寂靜,我進入深沉的睡眠,所經歷的一切好似前世的因緣。巢中的鳥被霜天的鐘聲驚醒,呦呦叫的鹿被草人驚嚇。挖來芋頭當下就煮,折斷樹枝當下就當作柴薪。我一直抱有微小的願望,希望能安居下來並且勤奮勞作。稍微喝點酒也沒人和我一起,姑且以此來娛樂這個早晨。那石頭如同那泉水,最終會和朋友們親密無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秋日前往洞山寺的所見所感。詩中通過對秋日景色、山水、山寺環境以及自己的感受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幽靜、蕭瑟而又充滿自然韻味的氛圍。
首聯寫秋日的寒意和自己的新筇笠,爲出行鋪墊。頷聯描述了路途的遙遠和溪山的僻靜。頸聯寫山雨霽後的秀色和山泉,生動地展現了自然的美景。接下來,詩人描述了在山中的種種情景,如遇到主人和犬、看到天空和太陽、遠處的小島和雲霧等,畫面豐富多樣。詩中還提到了自己在寺中的睡眠和對周圍環境的感受,表現出一種寧靜與超脫。最後,詩人表達了自己的願望和對當下時光的珍惜。
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將自然景色與個人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心靈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