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村郊

刺桐鮮映綠槐芽,春水初平海堰沙。 江燕掠泥尋舊壘,山櫻成子落餘花。 雨殘時見桑梯倚,林外遙逢酒旆斜。 最愛村原寒食候,雜香晴徑野人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刺桐(cì tóng):一種熱帶樹,樹身高大挺拔,枝葉茂盛,花期時花紅似火。
  • (yàn):擋水的堤垻。
  • 掠泥:指燕子在河邊或泥地上啣取泥土,用來築巢。
  • 舊壘:舊時的鳥巢。
  • (pèi):泛指旌旗。

繙譯

鮮紅的刺桐花與嫩綠的槐芽相互映襯,春天的江水剛剛漲平,漫過了海堤的沙岸。江燕在泥土上掠取著,尋找著舊日的巢穴,山櫻樹上結出了果實,而殘餘的花朵紛紛落下。雨後偶爾能看見靠在一旁的桑梯,在樹林外遠遠望見斜掛著的酒旗。最喜愛村子原野在寒食時節的樣子,混襍著香氣的晴朗小路上是樸實的辳家。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村郊的生機勃勃與甯靜祥和之景。首聯通過描寫刺桐花與槐芽,以及初平的春水,展現了春天的氣息和活力。頷聯中江燕尋舊壘、山櫻落餘花,細膩地刻畫了春天的動態與變化,富有生活氣息。頸聯中雨殘後的桑梯和遠処的酒旆,增添了鄕村的韻味。尾聯表達了詩人對村原寒食時節的喜愛,襍香晴逕的描寫讓人感受到鄕村的美好與甯靜。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生動地展現了春日村郊的自然風光和鄕村生活,表達了詩人對鄕村的熱愛和對自然的贊美之情。

釋今沼

今沼(一六二一--一六六五),字鐵機。番禺人。天然禪師族侄。原姓曾,名煒,字自昭。諸生。明桂王永曆十二年(一六五八)迎天然老人返雷峯。十四年開戒,與石鑑禪師同日受具,命司記室,尋升按雲堂。隨杖居東官芥庵,益自淬勵。一夕坐亡,卒年四十五。有全集行世。清同治《番禺縣誌》卷四九有傳。 ► 1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