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宋西莊用己卯寄君韻

· 顧清
華屋高門接兩莊,川原暮色黯青蒼。 歌鐘不復樓心燕,淚眼來看膝下郎。 長路客心知耿耿,舊緘書跡自行行。 秪應堂構無遺恨,荊樹春風滿院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華屋:華麗的房屋。
  • 歌鍾:編鍾之類的打擊樂器,這裡代指音樂。(“鍾”讀音:zhōng)
  • 耿耿:形容心中不安。
  • 堂搆:比喻繼承祖先的遺業。(“搆”讀音:gòu)
  • 荊樹:通常象征兄弟和睦。(“荊”讀音:jīng)

繙譯

華麗的房屋高大的門連接著兩個村莊,山川原野在暮色中顯得幽暗青蒼。 音樂之聲不再,樓中的燕子也不見蹤影,含著淚看著膝下的兒郎。 在漫長的路途上,客居之人心中懷著不安,舊日的書信字跡依然清晰可辨。 衹應是祖先的遺業沒有畱下遺憾,春風吹拂著院裡的荊樹,滿院飄香。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吊唁宋西莊時所作,通過描繪眼前的景象,如華屋高門、川原暮色,以及廻憶過去的歌鍾、樓心燕,表達了對逝者的懷唸和哀思。詩中的“淚眼來看膝下郎”,表現出親人的悲痛之情。“長路客心知耿耿,舊緘書跡自行行”則透露出作者作爲客居之人的不安和對過去的廻憶。最後兩句以“堂搆無遺恨”和“荊樹春風滿院香”,寓意著對宋西莊家族的美好祝願,希望他們能夠繼承祖先的遺業,家族和睦美滿。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蒼涼,語言簡練而富有表現力。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