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圖
桃源之景清且閒,秦人避世居其間。
奇蹤一撇不復見,但見萬疊皆雲山。
當時豈不戀鄉土,急欲逃生免愁苦。
初期一去即來歸,豈謂家成遂終古。
梯空涉險身忘疲,提攜襁負聲嚘咿。
豁然世外得絕境,太樸未鑿無澆漓。
良田可耕樵可牧,香稻堪炊酒堪熟。
明年春雨長桑麻,剩種紅桃滿溪谷。
桃花開後知春深,鶯啼燕語花陰陰。
飛英不合泛流出,勾引漁子來相尋。
山翁漁子不相識,倚棹相看問疇昔。
炎祚承平八百秋,更無人解傳消息。
衣冠俎豆將無同,送迎猶是秦人風。
黃雞白酒可留客,歸心不用殊匆匆。
盡醉姑留一宵住,明日相辭出山去。
扶舟傍岸覓來蹤,水闊山高不知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閒(xián):同「閒」,安靜、閒適。
- 撇(piě):這裏指發現、看到的意思。
- 嚘咿(yōu yī):形容人或動物發出的低而細小的聲音。
- 澆漓(jiāo lí):指社會風氣浮薄不淳樸。
- 祚(zuò):福,這裏指皇位。
- 俎豆(zǔ dòu):古代祭祀、宴饗時盛食物用的兩種禮器,亦泛指各種禮器,引申爲祭祀和崇奉之意。
翻譯
桃源的景色清幽又閒適,秦朝人逃避亂世居住在那裏。 神奇的蹤跡一經發現後就再也看不見了,只看到重重疊疊的都是雲霧繚繞的山巒。 當時他們難道不眷戀故鄉嗎,只是急於逃生免受愁苦。 起初一離開就想着回來,怎料在這裏成家後就永遠留了下來。 沿着險路攀登忘記了疲憊,帶着孩子和行李,發出低細的聲音。 一下子在塵世之外找到了這絕妙的境地,這裏質樸未被雕琢,沒有浮薄的風氣。 肥沃的田地可以耕種,山林可以打柴放牧,香稻可以做飯,美酒可以釀熟。 第二年春天的雨水讓桑樹和麻生長,剩下的地方種滿了紅桃,遍佈溪谷。 桃花開放後才知道春天已經深了,黃鶯啼叫,燕子低語,花影搖曳。 飛舞的花瓣不應該漂流出去,引得漁夫前來尋找。 山翁和漁夫互不相識,靠着船槳相互打量詢問過往。 漢代的皇位傳承太平了八百年,卻再也沒有人能傳遞這裏的消息。 穿衣戴帽和祭祀的禮儀應該沒什麼不同,迎來送往還是秦人的風俗。 有黃雞和白酒可以挽留客人,不用急着歸去。 盡情喝醉姑且留住一晚,第二天相互辭別出山去。 扶着船沿着岸邊尋找來時的蹤跡,只見水闊山高,不知在何處。
賞析
這首《桃源圖》描繪了一個如世外桃源般的美好境地以及其中人們的生活情景。詩中先描述了桃源的景色優美、寧靜,秦人因避世而居於此。他們爲了逃脫愁苦來到這裏,卻意外地長久定居下來。這裏的生活自給自足,充滿了自然的美好和淳樸的風氣。詩中還描繪了桃花盛開、春深時節的景象,以及漁夫的偶然到訪,引發了對歷史變遷和外界世界的思考。最後,詩中提到人們在桃源中的閒適生活,以及離去時尋找來時蹤跡卻不得的情景。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流暢,通過對桃源的描繪,表達了對寧靜、美好、淳樸生活的嚮往,同時也反映了對世事變遷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