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巖

· 顧清
孤鬆何亭亭,孤生巖之阿。 俯視千仞溪,仰瞻鬱嵯峨。 嵯峨不可攀,勞心其如何。 空谷無餘音,伐檀有遺歌。 惟應負苓子,千載重來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亭亭:高聳直立的樣子。讀音:tíng tíng
  • :山的角落。讀音:ē
  • :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相當於七尺或八尺。讀音:rèn
  • 鬱嵯峨:形容山勢高峻的樣子。讀音:yù cuó é
  • 負苓子:傳說中的仙人。

翻譯

孤鬆是多麼的高聳直立,孤獨地生長在山岩的角落裏。 它低頭俯視着千仞深的溪流,擡頭仰望那高峻的山峯。 那高峻的山峯難以攀登,讓人心中憂愁又能怎樣呢。 空曠的山谷中沒有多餘的聲音,只有那《伐檀》的遺歌。 只希望那負苓子仙人,能夠在千年之後再次來到這裏。

賞析

這首詩以孤鬆爲主題,描繪了它孤獨地生長在山岩角落的情景。詩中通過對孤鬆所處環境的描寫,如千仞溪、鬱嵯峨的山峯,烘托出孤鬆的高潔與堅韌。同時,「嵯峨不可攀,勞心其如何」表達了面對艱難困境時的無奈之感。「空谷無餘音,伐檀有遺歌」則增添了一種空靈與悠遠的氛圍。最後,詩人希望負苓子仙人能重來,或許寄託了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整首詩意境清幽,語言簡潔,富有感染力,表達了詩人對孤鬆的讚美以及對某種理想境界的追求。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