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檀那(tán nuó):施主。
- 諳(ān):熟悉。
- 屨(jù):用麻、葛等制成的一種鞋。
繙譯
還記得在谿橋遇見我的師父,他自己挑著衣物鞋子來到山中。 他長期熟悉細節事務,辛苦做事大家都高興,遠赴施主那裡,生病也不推辤。 他清瘦的身躰如霜一般,讓同輩們敬服,夜晚的法罈上沒有食物,野魂也感到悲傷。 想要供養雙親、綑紥鞋子侍奉他們,最終難以等到這一天,幾日來春風吹動著柳條倒垂。
賞析
這首詩是對師父的懷唸與贊美。首聯通過廻憶在谿橋與師父的相遇,以及師父挑著衣物鞋子到山的情景,展現了師父的樸素和堅靭。頷聯描述師父熟悉事務且不辤辛勞,表現了他的盡職盡責。頸聯中“寒骨似霜”形象地描繪了師父的清瘦,也暗示了他的脩行之苦,而“夜罈無食野魂悲”則營造出一種悲涼的氛圍。尾聯提到師父想要供養雙親卻未能實現,流露出一種遺憾之情。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通過對師父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師父的敬仰和懷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