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直庵先生七夕酌酒懷友

正好銜杯夕,離離天上星。 淡雲流遠漢,微月下中庭。 玉匣開仙縷,銀燈照鳳軿。 莫愁雙劍別,且待玉梭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銜杯:指飲酒。
  • 遠漢:指遙遠的銀河。
  • 玉匣:玉飾的匣子。(「匣」,讀音:xiá)
  • 仙縷:神奇的絲線,此處比喻七夕的種種傳說和意象。
  • 鳳軿:華美的車乘。(「軿」,讀音:píng)
  • 莫愁:不要愁苦。
  • 玉梭:織女織布的梭子,這裏指七夕乞巧的活動。(「梭」,讀音:suō)

翻譯

正是適宜飲酒的夜晚,天空中繁星點點,分佈疏離。淡淡的雲彩在遙遠的銀河中流動,微弱的月光灑在庭院中間。打開玉飾的匣子,裏面露出神奇的絲線,銀燈照亮了華美的車乘。不要爲兩把寶劍的分別而愁苦,暫且等待織女織布的梭子停止(等待七夕的結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七夕夜晚的情景,營造出一種幽靜而神祕的氛圍。詩中通過「銜杯」「天上星」「淡雲」「微月」等自然景象的描寫,展現了七夕夜的寧靜與美好。同時,「玉匣開仙縷,銀燈照鳳軿」兩句,通過對玉匣和銀燈的描寫,增添了節日的神祕和華麗感。最後兩句「莫愁雙劍別,且待玉梭停」,則表達了一種對分別的寬慰和對七夕結束的期待,富有情感。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練,將七夕的氛圍和詩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釋今沼

今沼(一六二一--一六六五),字鐵機。番禺人。天然禪師族侄。原姓曾,名煒,字自昭。諸生。明桂王永曆十二年(一六五八)迎天然老人返雷峯。十四年開戒,與石鑑禪師同日受具,命司記室,尋升按雲堂。隨杖居東官芥庵,益自淬勵。一夕坐亡,卒年四十五。有全集行世。清同治《番禺縣誌》卷四九有傳。 ► 1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