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和石潭嘗酒

· 顧清
無問登龍與叩柴,酒魔詩祟要人排。 不衝京兆行春馬,便踏先生繫馬階。 桂屑搗殘猶自辣,雪兒歌后許誰偕。 逃虛避俗吾何敢,正若君言也復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登龍:指登龍門,比喻得到有名望、有權勢者的援引而身價大增。
  • 叩柴:敲門,這裏指普通的拜訪。(「叩」讀作「kòu」)
  • 酒魔:指飲酒的嗜好。
  • 詩祟:指寫詩的興致。
  • :這裏指驅趕。
  • 京兆行春馬:指京城官員出行的馬隊。
  • 繫馬階:指拴馬的臺階。
  • 桂屑:桂花的碎屑,這裏喻指美酒的餘香。
  • 兒歌:兒童所唱的歌謠。
  • 逃虛避俗:逃避世俗,追求清靜虛無。

翻譯

不論是想要飛黃騰達還是平常的拜訪,飲酒的慾望和寫詩的興致都需要人來排解。不去驅趕京城官員出行的馬隊,而是踏上先生拴馬的臺階。桂花碎屑搗碎後仍然有辣味,唱完雪兒歌后又有誰能一起呢?我怎敢逃避世俗,追求清靜虛無呢?正如您所說的,這樣也很不錯。

賞析

這首詩圍繞着飲酒和作詩的主題,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一種態度。詩的開頭兩句,強調了酒和詩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它們是人們排解情感的方式。接下來的兩句,通過對比京城官員的馬隊和先生的繫馬階,表現出詩人對平凡、自在生活的嚮往,而不是追求權勢和富貴。後面兩句則繼續描述飲酒和作詩的情境,桂屑的辣味和雪兒歌的傳唱,增添了生活的情趣。最後兩句表明詩人並不想逃避世俗,而是願意接受現實,這種態度既務實又坦然。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豐富,通過對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和情感的描繪,傳達出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