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鴻居士偕諸護法入山遊興既倍羣賢留題復邁前哲小作誌喜

嶺表無山水,丹峯尚可遊。 百重環錦嶂,千仞起蜃樓。 話月鬆苔古,披雲鳥道幽。 賢豪饒逸韻,登眺自優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嶺表(lǐng biǎo):即嶺南,指中國在五嶺之南的地區和越南北部地區。
  • 錦嶂:形容山巒如錦繡般的屏障。
  • 蜃樓:古人謂蜃氣變幻成的樓閣,這裏指聳立的山峯如同虛幻的蜃樓般壯觀。
  • 賢豪:指賢明豪邁之人。

翻譯

在嶺南地區或許沒有特別出名的山水,但丹峯還是值得一遊的。重重山巒環繞如錦繡屏障,座座山峯高聳好似虛幻的蜃樓。在古松青苔旁談論明月,撥開雲霧沿着幽靜的山間小道前行。賢明豪邁之人充滿逸緻情韻,登山遠眺內心悠然自得。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丹峯的美景以及人們在山中游玩的情景。詩的首聯點明地點爲嶺南,雖言此地山水或許不那麼聞名,但丹峯仍有其獨特的魅力。頷聯通過「百重環錦嶂,千仞起蜃樓」的描寫,展現出山峯的層疊環繞和高聳壯觀,給人以雄偉的視覺感受。頸聯「話月鬆苔古,披雲鳥道幽」則營造出一種清幽的氛圍,人們在古松青苔旁賞月談天,沿着雲霧中的小道漫步,充滿了詩意。尾聯「賢豪饒逸韻,登眺自優悠」體現了賢明豪邁之人在這美景中的悠然自得之情,也表達了詩人對這種情境的喜愛和讚美。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練,將丹峯的景色與人們的遊興相結合,給人以美的享受。

釋今辯

今辯(一六三八—一六九七),字樂說。番禺人。俗姓麥。明桂王永曆十四年(一六六〇)雷峯受具,清聖祖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主海雲、海幢兩山。三十六年(一六九七)示寂長慶。清同治《番禺縣誌》卷四九有傳。 ► 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