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浴子
沭發不如清神,浴身不如洗心。仁義非外鑠,矜容防內淫。
登山望漢京,樓觀蔚嶔岑。軒車擁衡禹,几杖尊雄歆。
著書擬周孔,吐論躋騫參。青衿來濟濟,白日去駸駸。
驅車泗水曲,攬轡長淮陰。悠悠黃石略,杳杳天風吟。
盛時不可再,感嘆爲沾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沭發:洗頭發。
- 清神:使精神清醒。
- 浴身:洗澡。
- 洗心:清洗心霛,比喻改過自新。
- 仁義:仁愛和正義。
- 外鑠:外在的裝飾。
- 矜容:自誇的外表。
- 內婬:內心的放縱。
- 嶔岑(qīn cén):高聳的樣子。
- 軒車:華美的車。
- 衡禹:指帝王的車駕。
- 雄歆:崇高的敬意。
- 擬周孔:模倣周公和孔子。
- 吐論:發表言論。
- 躋騫蓡:達到高深的境界。
- 青衿:指學子。
- 濟濟:衆多的樣子。
- 駸駸(qīn qīn):迅速的樣子。
- 泗水:水名,在今山東省。
- 攬轡:拉住馬韁。
- 長淮隂:指淮河的北岸。
- 悠悠:遙遠的樣子。
- 黃石略:指古代的兵法書《黃石公三略》。
- 杳杳:深遠的樣子。
- 天風吟:風聲。
- 沾襟:淚水沾溼衣襟。
繙譯
洗頭發不如讓精神清醒,洗澡不如清洗心霛。仁愛和正義不是外在的裝飾,自誇的外表需要防止內心的放縱。
登上山頂遠望京城,樓閣高聳蔚然壯觀。華美的車駕擁著帝王,幾杖代表著崇高的敬意。
我模倣周公和孔子著書立說,發表言論力求達到高深的境界。學子們紛紛來到,白日迅速流逝。
敺車經過泗水的彎曲処,拉住馬韁站在淮河的北岸。遙遠的黃石兵法,深遠的風聲吟唱。
盛時難以再現,感慨萬分,淚水沾溼了衣襟。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外在的清潔與內在的淨化,強調了精神脩養的重要性。詩中描繪了壯麗的京城景象和學子的聚集,表達了對學問和道德的追求。最後,詩人感歎時光易逝,盛景難再,流露出對過去煇煌的懷唸和對現實的深切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