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越絕:越國之地。
- 孤城:孤立的城池。
- 枕:靠近。
- 海湄:海邊。
- 越王亭:紀念越王的亭子。
- 遲遲:緩慢,形容景色悠閒。
- 夏後:指夏朝的君主。
- 藏書穴:藏書的地方。
- 秦皇:秦始皇。
- 頌德碑:歌頌功德的石碑。
- 鑿齒:古代南方民族的一種習俗,指鑿去門牙。
- 馴:馴服,指接受教化。
- 虞:古代的一種禮樂制度。
- 戈船:古代的一種戰船。
- 漢旌旗:漢朝的旗幟。
- 淡蕩:柔和盪漾。
- 吳鉤:古代吳地出產的彎刀,常用來象徵武力或戰爭。
翻譯
越國的孤城靠近海邊,越王亭下的景色悠閒緩慢。 雲霧遮掩了夏朝君主藏書的地方,草木覆蓋了秦始皇歌頌功德的石碑。 鑿齒的習俗尚未被禮樂所馴服,戈船上仍然飄揚着漢朝的旗幟。 春風柔和地吹動着楊柳,我看着吳鉤,心中有所思。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越地孤城及其周邊景物的描繪,展現了歷史的滄桑和時代的變遷。詩中,「雲埋夏後藏書穴,草沒秦皇頌德碑」一句,巧妙地將歷史的遺蹟與自然的變遷相結合,表達了時間的無情和歷史的深遠。後兩句則通過「鑿齒未馴」和「戈船猶駐」的對比,反映了文化的差異和軍事的存在。結尾的「春風淡蕩吹楊柳,笑看吳鉤有所思」則透露出詩人對往昔的回憶和對現實的深思,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