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文學之清河

泗水流不息,楚州行莫遲。 青氈聊講德,彩筆更題詩。 草長淮陰市,江清漂母祠。 知君三策在,誰薦上彤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泗水:古代河流名,流經今江囌、安徽等地。
  • 楚州:古代地名,今江囌淮安一帶。
  • 青氈:指教書或講學的地方。
  • 彩筆:比喻文才。
  • 淮隂市:古代地名,今江囌淮安。
  • 漂母祠:紀唸漂母(韓信的恩人)的祠堂,位於淮隂。
  • 三策:指高明的策略或建議。
  • 彤墀(tóng chí):紅色的台堦,指朝廷或皇帝的殿堂。

繙譯

泗水不停地流淌,楚州的行程不要遲延。 在青氈下講授道德,用彩筆創作更多詩篇。 淮隂的市場上草木茂盛,漂母祠旁的江水清澈。 我知道你有三條高明的策略,但誰能推薦你上朝見皇帝呢?

賞析

這首作品是明代詩人歐大任送別董文學前往清河的詩。詩中,“泗水流不息”寓意時間的流逝,催促董文學不要拖延行程。後句提到在青氈下講學和用彩筆創作,展現了董文學的學識和才華。詩的結尾,詩人表達了對董文學才華的認可,同時流露出對董文學能否得到朝廷賞識的關切和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時代人才命運的感慨。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