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樓有感

· 劉溥
翠華遙隔塞雲寒,白草黃沙道路難。 國恥幾時能雪洗,羣言何事只瀾翻。 河東未必無關羽,江左誰知有謝安。 俯仰乾坤獨惆悵,夕陽樓上一憑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翠華:皇帝儀仗中一種用翠鳥羽作裝飾的旗。這裏指皇帝。
  • 白草黃沙:形容邊塞的荒涼景象。
  • 國恥:國家遭受的恥辱。
  • 羣言:衆人的言論。
  • 瀾翻:比喻言論紛亂,像波瀾一樣翻騰。
  • 河東:地名,今山西省一帶。這裏暗指關羽,因爲關羽是河東解人。
  • 江左:指長江下游以東地區,今江蘇省一帶。這裏暗指謝安,因爲謝安是東晉時期的政治家,曾在江左地區有重要影響。
  • 俯仰:低頭和擡頭,比喻時間短暫。
  • 惆悵:因失望或失意而哀傷。

翻譯

皇帝的儀仗遙遠地隔着寒冷的塞外雲層,邊塞的荒涼景象和艱難的道路讓人心生寒意。 國家的恥辱何時才能洗清,衆人的言論卻像波瀾一樣翻騰不息。 河東地區未必沒有像關羽那樣的英雄,江左地區又有誰知道有像謝安那樣的賢才。 我獨自在天地間低頭擡頭,感到無比的哀傷,夕陽西下時,我在樓上憑欄遠望。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對時局的憂慮。詩中,「翠華遙隔塞雲寒」描繪了皇帝與邊塞的遙遠距離,暗含了對國家安全的擔憂。「國恥幾時能雪洗」直抒胸臆,表達了對國家恥辱的痛心和對洗雪恥辱的渴望。「河東未必無關羽,江左誰知有謝安」則通過歷史典故,暗示了對國家缺乏英雄和賢才的憂慮。最後兩句「俯仰乾坤獨惆悵,夕陽樓上一憑闌」以景結情,抒發了作者在夕陽下的孤獨和惆悵,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

劉溥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原博。祖、父皆以醫得官。宣德初,以善醫授惠州局副使。後調太醫院吏目。博通經史,精天文律歷之學,亦善畫工詩,與晏鐸、王淮、湯胤績、蘇平、鄒亮、蔣忠等號“景泰十才子”,常被推爲盟主。有《草窗集》。 ► 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