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竺西和尚題溪山茅屋圖
青山十畝餘,茅屋數間足。
高樹結浮煙,脩篁茂深綠。
孤鬆無鄰舍,生理不拘束。
開田種禾稻,間以黍與粟。
中歲幸西成,青黃被溪曲。
鳧鷖與鴻雁,亦各得所欲。
清秋霽涼雨,澗底石如玉。
野老時見過,杯酒聊與屬。
但願官長廉,吏卒莫我毒。
耕稼納王租,世世還相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竺西和尚:指住在竺西的和尚,竺西可能是一個地名。
- 脩篁:高大的竹子。
- 生理:生活的方式或狀態。
- 西成:指鞦季的收成。
- 鳧鷖:野鴨和鷗鳥。
- 鴻雁:大雁。
- 霽:雨後天晴。
- 野老:村中的老人。
- 過:拜訪。
- 屬:同“囑”,指交談。
- 官長:地方官員。
- 吏卒:官府的差役。
- 毒:害,指壓迫或騷擾。
- 納王租:繳納國家的稅收。
- 相續:連續不斷。
繙譯
青山環繞著十畝土地,幾間茅屋足矣。高大的樹木上纏繞著輕菸,竹林茂密,綠意盎然。孤獨的松樹沒有鄰居,生活自由自在。開墾田地種植稻穀,間或種些黍子和粟米。慶幸中年有好的收成,青黃的穀物覆蓋了谿流兩岸。野鴨和鷗鳥,大雁也都各自滿足。清鞦雨後天晴,澗底的石頭潔白如玉。村中的老人偶爾來訪,我們擧盃交談。衹願地方官員清廉,差役們不要來騷擾我。耕種收獲,繳納國家的稅收,這樣的生活世代相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甯靜的田園生活圖景,通過青山、茅屋、高樹、竹林等自然元素,展現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美景的贊美。詩中“孤松無鄰捨,生理不拘束”表達了作者對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末尾對官員清廉和差役不擾的期望,反映了作者對社會和諧與正義的曏往。整首詩語言質樸,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對社會現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