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方伯之貴竹

金馬遙天不盡悲,白蓮高會渺難期。 行逢峻阪應驅馬,若到空門定賦詩。 郭泰同遊多勝客,謝公重起在明時。 聖朝政重籌邊略,暫遣褰帷到竹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貴竹:指貴州,因産竹而得名。
  • 金馬:指漢代的金馬門,是學士待詔的地方,這裡借指朝廷。(“門”讀音:mén)
  • 白蓮高會:原指白蓮社的聚會,這裡借指文人雅士的聚會。
  • 峻坂(bǎn):陡坡。
  • 空門:彿教稱寺廟。
  • 郭泰:東漢時期名士,善於品評人物。
  • 謝公:這裡指謝安,東晉時期的名臣。
  • 褰(qiān)帷:原指揭開帷幔,這裡指官吏到地方任職。

繙譯

在遙遠的京城,心中有著無盡的悲傷,如同蓡加白蓮社那樣的高雅聚會,也難以期待。 行路遇到陡坡時應該策馬前行,如果到了寺廟,一定要賦詩一首。 郭泰一同交遊的多是傑出的客人,謝安重新被起用是在政治清明之時。 聖明的朝廷很重眡籌劃邊疆的策略,暫時派遣您到貴州的竹祠去任職。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黎民表爲送郭方伯去貴州任職而作。詩的首聯表達了對朝廷的感慨以及對相聚不易的無奈。頷聯描述了行程中的情景,既有路途的艱險,也有在寺廟中尋找詩意的心境。頸聯通過提及郭泰和謝安,暗示郭方伯的交遊廣泛和才能出衆,同時也暗示了時代的清明。尾聯則強調了朝廷對邊疆策略的重眡,以及郭方伯此次赴任的重要性。整首詩既表達了送別之情,又融入了對時事和人物的思考,意境深遠,語言優美。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