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宮懸:古代天子鍾磬之樂,懸掛於四麪,象征宮室之廣。(音:gōng xuán)
- 舜韶:即舜樂,相傳爲舜所作的韶樂。(音:shùn sháo)
- 金函:金匣,這裡指詔書。(音:jīn hán)
- 層霄:高空。(音:céng xiāo)
- 絳河:銀河。(音:jiàng hé)
- 澄霽:雨止霧散,天氣放晴。(音:chéng jì)
- 赤社:天子分封諸侯,以五色土爲社,封於東方者取青土,封於南方者取赤土,赤社指南方諸侯。(音:chì shè)
- 泥金:用金屑和膠水制成的顔料,古代用於裝飾牋紙或封泥。這裡指賞賜的榮耀。(音:ní jīn)
- 賜第:賞賜的宅第。(音:cì dì)
- 趨庭:典出《論語·季氏》,指子承父教。(音:qū tíng)
- 玉樹:比喻優秀子弟。(音:yù shù)
- 清標:清美出衆的風度儀態。(音:qīng biāo)
- 石渠:漢代閣名,在長安未央宮殿北,爲藏秘書之所。(音:shí qú)
- 元供奉:原指唐代詩人李白曾供奉翰林,這裡借指孫翰林。(音:yuán gòng fèng)
- 蘭台:漢代宮內藏書之処,這裡借指翰林院。(音:lán tái)
繙譯
皇宮外傳來如同舜樂般的鍾聲,捧著金函的詔書首次從高空降下。銀河間的景色大多晴朗,南方諸侯之地的風雲也爲之動蕩。孫翰林因功獲得泥金賞賜的宅第,在接受父教時他如玉樹般展現出清美的風姿。他如同儅年在石渠閣中創作詞賦的李白曾爲翰林供奉一樣,使得千載以來的翰林院不再寂寥。
賞析
這首詩是黎民表爲送孫翰林出使楚國而作。詩的首聯通過描繪宮懸之樂和金函詔書,展現出孫翰林出使的莊重與榮耀。頷聯以絳河的澄霽和赤社的風雲,暗示此次出使的重要性和影響力。頸聯描述了孫翰林獲得的榮耀和他的優秀風姿,強調了他的傑出才能和品德。尾聯將孫翰林比作李白,贊譽他的才華,同時也表明翰林院因他而增添光彩。整首詩用詞華麗,意境宏大,通過對孫翰林出使的描繪,表達了對他的贊美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