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本空上人西遊

圓師亦是吾鄉士,少小出遊迷處所。 尋師忽遇清涼山,裹足不踏長安路。 持咒經禪閱幾霜,知有慈親在故鄉。 錫掛一袍迅飛鳥,身輕千里不齎糧。 白髮相逢不相識,雨泣含悽愬胸臆。 難將恩愛等尋常,惟有無生堪報德。 欲留橘井與比鄰,小築茅龕結勝因。 魔王瓔珞空持贈,長者黃金不貸貧。 白雲又指蒼梧道,三月瘴江多毒草。 鉢裏潛龍應避蹤,水底鮫人爭獻寶。 機鋒妙說倒王公,登壇振鐸演宗風。 勿謂道安逢鑿齒,須知玄度待支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圓師:本空上人的法號,題目中的「本空上人」即指圓師。
  • 裹足:停步不前。
  • 齎(jī)糧:攜帶乾糧。
  • 橘井:相傳蘇仙公修仙得道仙去之前,對母親說:「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邊橘樹,可以代養。井水一升,橘葉一枚,可療一人。」來年果有疾疫,遠近悉求其母治療。皆以得井水及橘葉而治癒。後因以「橘井」爲良藥之典。
  • 茅龕(kān):指簡陋的住處。
  • 魔王:佛教指專做破壞善事的惡鬼。
  • 瓔珞(yīng luò):原爲古代印度佛像頸間的一種裝飾,由世間衆寶所成,寓意爲「無量光明」。後泛指用珠玉串成的裝飾品。
  • 勝因:佛教語,善因。
  • 蒼梧:古地名,在今湖南、廣東、廣西三省交界處。
  • 瘴江:指嶺南有瘴氣的江流。
  • 潛龍:比喻聖人在下位,隱而未顯。
  • 鮫人:神話傳說中的人魚。
  • 機鋒:佛教禪宗用語,指問答迅捷銳利、不落跡象、含義深刻的語句。
  • 振鐸:搖鈴,古時宣佈政教法令時用,後也成爲教育界的代稱。

翻譯

圓師也是我的家鄉人,年少出遊迷失了去處。 尋找師父時偶然遇到清涼山,便停住腳步不再前往長安。 持咒誦經參禪歷經了幾個春秋,知道有慈母在故鄉。 身披一領袈裟如迅疾的飛鳥,身體輕盈千里之行不用攜帶乾糧。 年老時相逢卻互不相識,如雨般哭泣飽含着悲傷傾訴內心的情感。 難以將恩愛視爲平常之事,只有達到無生的境界才能報答親恩。 想要留下如良藥般的橘井與他爲鄰,小小的茅屋住處結下善緣。 惡鬼的瓔珞空自拿來相贈,富貴的長者即使有黃金也不會借給貧困之人。 白雲又指向蒼梧的道路,三月的瘴江多有毒草。 鉢裏隱藏的龍應該躲避行跡,水底的鮫人爭相獻出寶物。 機鋒妙語能折服王公貴族,登壇講經弘揚宗教風尚。 不要說道安遇到了鑿齒,要知道玄度等待着支公。

賞析

這首詩以本空上人的經歷爲線索,描繪了他的求法之旅和對親恩的感悟。詩中先寫本空上人年少出遊,後在清涼山修行,展現了他對佛法的執着追求。接着描述了他與親人重逢的情景,強調了親恩的重要性。後面提到他欲留橘井、前往蒼梧等地,繼續傳播佛法。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清涼山、長安路、橘井、瘴江、鮫人等,增添了詩歌的神祕色彩和文化內涵。同時,通過對本空上人言行和內心世界的刻畫,表達了對佛法的敬仰和對人生的思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富有宗教意味和哲學思考。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